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师生热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
发布时间:2025-09-03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高渝林  

9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学校组织全体在校师生于报告厅、教室集中收看大会直播。校园各收看点时时响起掌声、欢呼声。大家纷纷表示,应当珍惜时代,努力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强盛、民族进步的历史征程中,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实践中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与力量。






党委书记袁闻聪: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节点,全世界都在举办各类纪念活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通过纪念活动,进一步彰显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亚洲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抗战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人民应该谨记,历史应该铭记。作为一名新时代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政治引领,坚定理想信念,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用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广大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振兴中华;要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纪念活动,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要立足本职,做好工作,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应用型大学、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应用型人才、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执行校长张仁志:国家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意义深远。这场纪念活动缅怀了那些为民族存亡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抗日先烈,他们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和必胜信念,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活动也启示人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和平需要珍爱捍卫,未来需要共同开创。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对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使命的重温。我们当深刻领悟“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进民族复兴伟业”的深意,并思考如何将这种精神力量融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实践中,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党委副书记杨朋:阅兵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军威和民族凝聚力,通过举办阅兵仪式,彰显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通过阅兵,我们可以凝民心、铸军魂,向全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发展成果,以此纪念先烈、呼吁和平,激励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作为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我深知责任在肩。我们应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从抗战英烈和阅兵将士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将阅兵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扎实行动。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专业本领,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蒋亮:今天的纪念大会是一堂影响重大的政治教育课,也是一堂形象生动的国防教育课。为了让军训中的新生们不耽误看阅兵式,学生工作部(处)特别组织了学生集中观看阅兵,让新生接受爱国教育,学习国防知识,激发爱国热情。青年学子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必须引导他们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将爱国情怀融入学习和生活中。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阅兵展现出的强国自信、民族精神融入学生工作,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贡献学工力量。

教育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蔡林:观看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八十年前,中华民族在血火中淬炼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今天,和平旗帜在新时代猎猎作响。大会庄严重申历史不容篡改,和平必须捍卫,更向青年发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时代强音。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感立德树人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我们要把抗战精神铸入课程思政,用“四史”教育厚植爱国情怀,用科研创新服务西部乡村教育振兴;引导师生在三尺讲台播撒红色种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以教育强国的新业绩告慰先烈、礼敬和平。

智能制造与车辆工程学院专业教师郭志庭:此次阅兵展现的军事现代化成果,不仅彰显国家实力,更是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的坚实保障。作为高校教师,我深感外交并非遥远政治,而是关乎民族命运的共同课题。阅兵场上每一件国产装备,都是科技自立自强的结晶,这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

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魏欢:作为一名辅导员,我看到的不仅是国威军威,更是一堂生动的责任教育课。我们要将阅兵式上展现的纪律性、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在这场震撼人心的阅兵中,我找到了教育工作的新坐标——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这是我们对国家最好的献礼。

融媒体中心学生干部钟雪丽:观看庄严盛大的阅兵仪式,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川工科学生,这场阅兵对我而言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注意到众多国产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亮相,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我们更应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将个人所学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2025级体育学院学生徐琬伶:当铿锵有力的步伐踏过天安门广场,当自主研发的尖端装备威严驶过,我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国力展示,更是一部流动的民族复兴史诗。这一刻,我深切体会到“中国人”这三个字沉甸甸的分量。作为学校新生,我立志夯实专业基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用青春和智慧为民族复兴的伟业添砖加瓦,让祖国的明天因我们的奋斗而更加璀璨!

宣传信息员:高渝林编审:段黔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