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佳玲老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创新教学形式,以两大现实主题为切入点,推动“理论+实践”深度融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思政力量。
思政课堂围绕“大学生职业选择”主题,结合“考公热”等就业现象,深入解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清晰认识到个人发展需锚定社会需求;聚焦“个人与社会价值”,学生通过讨论厘清二者关系,明确当代青年应肩负起时代重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的生动实践。

(学生展示环节)

(教师点评环节)
此次课程紧扣思政教育根本原则,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精髓,有效提升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筑牢理论根基打下坚实基础。